新股热潮

时间:2020-12-16 00:00:00

       港股大市继续淡静。恒指近月一直受制于26000至27000区间窄幅波动。资金换马旧经济股炒落后趋淡,龙头新经济股反弹乏力,于是新股IPO市场成炒作主题。

       新股热炒不仅是港股现象,外围如美股市场也是如此。如何对待新股炒作?

之前点评过互联网医疗新股京东健康 (06618) ,挂牌以来连升4日,以昨日高位140元计,较招股价70.58元累升近1倍,以收市价137.8元计,京东健康市值4,300亿元,超越工行 (01398) H股部分市值。

       京东2020年上半年盈利3.7亿元人民币,年化折合约8.9亿港元,以此基础计算市盈率达400多倍。美股市场新股网上外卖平台DoorDash(美:DASH)上周三首挂劲升85%,首日收市价计,DoorDash市值已达600亿美元,预测市盈率也近400倍,较持有Pizza Hut及KFC等全球大型连锁食店的百胜餐饮市值高出近1倍。

       IPO市场,如果看估值,不得不让人质疑股价是否给予这些公司过高增长预期?但是新股市场,资金不计估值,追逐概念独特的科技新股已成共同现象。

       京东健康吸引逾80万股民申请,近42万人成功认购。上周五接力挂牌的“盲盒”玩具股泡泡玛特 (09992) 昨日首日劲升近8成,有15万股民成功认购。今日挂牌的内地洗衣液品牌蓝月亮 (06993) 相对逊色些暗盘升逾2成,有31万股民成功认购。数十万散户人人赚钱,这种事实赚钱效应下,新股热潮短期还会持续。

       想投资新股,又想回避高估值风险,如何选择新股?从基本面分析盈利往绩、市盈率似乎已经无法衡量新股是否值得投资了。今天讨论一个最简单初步的的判断方法:看集资额。买大不买小是避雷的有效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今年以来120多只新股,挂牌首日约有60%上升,上市以来累计上升的只有约有40%。如果再看集资额,今年以来,集资超过10亿港元的中大型新股有50多只,当中逾70%首日股价上升,上市以来累升的也有60%,累升幅度超过3层的比率更达30%以上,跌幅超过3层的比率却不足10%,值博率远较整体新股为高。而集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11只大型新股,无论计算首日上升还是累升,比例都更高。

       大型新股比如京东健康,凭借巨无霸体量,一举获富时罗素、MSCI、国指及恒生科指等主要指数快速纳入,虽然只是个例。但是大型新股承销团引入基石投资者都会有严谨尽职审查,国际配售过程中有大量机构投资者参与议价,对散户股民而言可以说是多了一重保障。

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小型新股良莠不齐,庄家操纵禁之不绝,炒高散货风险防不胜防。如果不看整体升跌比例,很多小型股上市首日挂牌股价升幅也很刺激,比如今年挂牌首日升幅排行榜中的前10个新股中,集资额在10亿元以下的小型新股就有6只,但是只有1只后续没有出现倒跌,炒作小型新股胜率低风险高。  


友情链接
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 上交所投资者教育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